反渗透膜系统化学清洗 |
新闻类别: 行业动态 浏览量:127 |
反渗透系统在使用过程中,通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污染,影响膜系统的处理效果。因此合适的化学清洗方案十分重要,好的化学清洗可以恢复膜系统的性能,也可以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。
![]() 判断标准:
①流量:标准化后产水流量较初始值下降15%以上,表现为产水量明显下降或运行压力升高
②压差:标准化后压差升高至初始值1.5倍以上,表现为单段压差升高或两段同时升高;
③透盐率:标准化后透盐率升高15%以上,表现为产水电导明显升高。
具体步骤:
01、清洗前准备
为了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,首先要判断系统污染物的类别,才能选择最佳的清洗药剂和方案。
①打开膜壳端盖,检查一段首支膜元件和二段末支膜元件表面污染物状态、气味及膜元件重量等,测试单管电导率,初步判断污染物类型。
②记录清洗前系统运行数据,用于清洗完成后对比效果。
③制定化学清洗方案,准备化学清洗药剂。
![]() ![]() 02、清洗注意事项
①优先选择分段清洗,清洗效果更好,还可以避免交叉污染;
②循环清洗时,水泵的转动和药剂化学反应会导致清洗液温度升高,需要严格监测清洗温度不超35°C;
③严重污染时需要将清洗水箱中的脏清洗液排空,重新配置,防止循环污染;
④循环时监测清洗液pH,控制酸洗pH在2-3,碱洗pH在11-12,根据药剂消耗情况补加药剂;
⑤选择合适的清洗泵,清洗压力不超过3bar,清洗流量=膜壳数量*(8~11)m³/H。
03、清洗药品选择 ![]() 04、常规清洗方法
先酸洗,后碱洗:
①配置酸洗液:盐酸(0.5%)/.柠檬酸(2%)质量分数;
②酸洗:分段清洗,每段循环0.5h,浸泡1h,循环0.5h;
③排净冲洗:直至冲洗出水pH为中性;
④碱洗液的配置:NaOH(0.05%)+十二烷基苯磺酸钠(0.25%)/十二烷基硫酸钠(0.03%)+EDTA(0.8%)质量分数;
⑤碱洗:分段清洗,每段循环1h,浸泡8h,循环1h;
⑥排净冲洗:直至冲洗出水pH为中性。
![]() 05、清洗效果记录
必须要记录清洗前后运行数据,判断清洗效果,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清洗方案
|